新闻资讯
NEWS AND INFORMATION
首页 > 新闻资讯

人民网:农光互补,绿富同兴

2023.09.13 人民网

  9月10日,人民网刊发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探索低碳富农模式?贵州金元威宁能源:农光互补 绿富同兴》一文。报道称,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,这是贵州威宁自治县探索的光伏+农业新模式:将太阳能发电组件与农业设施、农业种植养殖相结合,在山地间采用高支架和大间距布置光伏阵列,并利用光伏板下空间种植生长条件适宜的粮食化农作物,形成融合互补之势。成为当地推动“工业反哺农业、农业赋能工业”有益循环的生动实践。以下为报道全文:

  走进贵州威宁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二期光伏区,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。光伏板下,各类农作物生机勃勃、长势喜人。

  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,这是贵州威宁自治县探索的光伏+农业新模式:将太阳能发电组件与农业设施、农业种植养殖相结合,在山地间采用高支架和大间距布置光伏阵列,并利用光伏板下空间种植生长条件适宜的粮食化农作物,形成融合互补之势。

小官山农业光伏电站种植的“萝卜”。刘大珩摄

  威宁地处贵州省西北部,全县平均海拔2200米,低纬度、高海拔、喀斯特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,使其成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富集地。2019年来,威宁抢抓国家鼓励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,顺势而为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。

  贵州省首个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-平箐电站建成、省内首个“农光互补”电站-么站电站落地……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威宁能源公司”)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前公司已在威宁建成“农光互补”电站27座、流转一般耕地超5万亩、累计支付土地流转费5.6亿元、提供约5万余人次务工机会,正推动形成农光互补、绿富同兴的格局。

威宁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二期光伏区——贵州金元威宁能源龙场电站。刘大珩摄

  农光互补,首先带来的是变化是一地两用,效益叠加。

  威宁双龙镇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00兆瓦,为合理利用光伏板下的荒地和林地,该电站探索“新能源+”模式,陆续种植红菜薹、马铃薯、白菜、萝卜等特色农作物1500余亩,累计用工1万余人次,带动当地百姓增收约150万元。

  “‘农光互补’通过流转一般耕地搭建光伏电池板,再将土地免费交由合作社或村集体种植的方式,实现效益叠加。”威宁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如此一来,既提高土地利用率,又带动百姓就业增收。

  么站农业光伏电站是贵州省首个“农光互补”电站,项目启动之初便采用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设计开发,装机规模7万千瓦,用地面积2200亩。2016年建成投产以来,先后试种万寿菊、马铃薯、荞麦、牧草等作物,一度成为当地百姓创收增收、参观游览的景观打卡地。

么站农业光伏电站种植的“万寿菊”。刘大珩摄

  “过去大家作物单一、收益也低。现在不仅有光伏用地流转费和各类作物收成,部分还有电站或合作社工作的工资。”么站镇岔河村党支部书记蔡永斌介绍,2023年,岔河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在光伏板间种植荞麦700亩,预计产值32万元。

  土地实现增效的同时,威宁注重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发展特色产业,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“绿富同兴”。

  香菇、平菇、羊肚菌……夏家坪子光伏场区设施农业示范园内,各类菌菇破棒(土)而出,工人们忙着采摘、分拣、装篮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夏家坪子食用菌种植基地。刘大珩摄

  夏家坪子光伏场区设施农业示范园位于威宁龙街镇,得益于早晚温差和湿度大的气候特点,发电项目首次采用定制光伏支架抬高光伏板高度,重点规划种植食药用菌及部分中药材。当前,园区已建成种植大棚133个、100平米冷库2个,累计生产食用菌214.3万斤,产值近750万元。

夏家坪子种植基地作物——平菇。刘大珩摄

  在秀水镇得来洞光伏电站,“荞麦”成了农户的“致富粮”。30户农户受聘自行开展农业种植,每天收入100至150元。眼下,园区的500亩荞麦已到丰收季,总产值预计40余万元。

  光伏场站各类粮化作物种植期间,除聘用当地农户开展规模化种植外,相关企业还与合作社或村委合作,将土地免费提供给有意愿种植的农户,收益同样归其所有。此外,光伏场站还会对项目场区贫瘠土地进行一定改良,或按照村民意愿在不适宜耕种的区域种植牧草,并设立畜牧区,免费提供部分种子、肥料和地膜。

秀水镇得来洞农业光伏电站种植的“荞麦”。刘大珩摄

  “2023年‘农业种植’工作全面铺开,所属光伏场站排查适宜耕种土地3.3万余亩,现已规模化开展各类粮化作物种植,荒山荒地正焕发新生机。”威宁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倡导节能环保、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,“农光互补”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,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全域粮化作物种植,带动约500户农户增收500万元。

  当前,在威宁,“农光互补”正成为助农增收、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助力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,也成为当地推动“工业反哺农业、农业赋能工业”有益循环的生动实践。